www.ldrkzj.cn 设为首页| 关于网站| 网站地图| 收藏本站
俯瞰北京 生活信息 住在北京城 求职信息港 京城导医台 公益活动我参与 我对民警有话说 流动人口之星 在京寻人岛 流动党员 法律知识 安全防范 文明礼仪
 查看农历
网站搜索·SEARCH
首页 > 都市生活 > 安全防范
半小时20万变100万?只是虚假平台编织的美梦
作者:      来源:人民公安报 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0-06-30     


    案件回放

    朋友圈内好友推荐“高回报”理财产品

    今年3月,吕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内看到昵称为“萱萱”的人不停地发关于虚拟货币推广的广告,还晒出了好友的盈利截图,利润十分丰厚。吕先生观望了一段时间,心动不已,遂于5月4日联系上了这位“萱萱”。

    “萱萱”热情地指导吕先生下载注册了某平台APP,同时告诉吕先生只要他盈利,自己就能获得佣金。吕先生立马就觉得自己和“萱萱”是“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”。当天,吕先生就向该APP充值了3万元,没想到这3万元很快就亏损了。

    “萱萱”了解情况后,称自己有人脉,向吕先生推荐了一个“专业数据分析师”,让此人教吕先生理财。很快,吕先生向该平台充值了20万元,通过这位专业人士的指点操作,半小时后,该APP显示吕先生的余额高达120万元!

    激动的吕先生当即就想提现,但平台却显示必须要缴纳“认证金”才可以提现。于是,吕先生向平台“客服”提供的账户内先后存入了20万余元“认证金”。这时,“客服”又联系吕先生,称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才可以提现,吕先生又信以为真,再次向平台客服提供的账号内汇款23万元。

    这时,“客服”又编造了新的理由让吕先生汇款,稍微冷静下来的吕先生发现这是一场骗局,自己前后被骗了66万元。

    案情分析

    不法分子借“热词”制造神秘感

    疫情防控期间,不法分子抓住部分群众着急投资赚钱的急切心理,利用互联网搭建虚假投资平台,吸引受害者上钩。这类虚假投资平台通常有如下特点:

    一是借助“热词”包装。借助“虚拟货币”“区块链”等看似高大上的热词,制造新鲜感与神秘感。一些投资者对与新技术有关的“虚拟货币”等了解程度不深,极易陷入所谓高科技的迷雾之中,落入骗局。

    二是制造“高回报”预期。此类投资往往以“高收益”“利润丰厚”为卖点,一般会给投资者以高收益预期,比如1000%的收益等,辅之以各种盈利截图与虚假平台余额显示,让受害者不断充值汇款。

    三是利用“好友”推荐。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推广,利用投资者与推广者本身的信任度,再编造诸如“拉你投资才能赚取佣金”等理由,让投资者产生“推广者与我是利益共同体”的错觉,增加骗局可信度。

    民警支招

    谨慎对待“好友”推荐的高收益投资产品

    投资有风险,理财需谨慎。不法分子大多利用投资者急于“一夜暴富”或急于扭亏的心理,采用夸张、煽动或吸引眼球的宣传用语,自称“老师”“股神”,以“包赚不赔”“专家一对一指导”等说法吸引投资者。但是,要知道,投资有风险,怎么可能稳赚不赔?

    在微信、QQ等社交平台上,哪怕对方是“好友”,但如果不能确定其真实身份,千万不要发生金钱来往,更不要轻易相信其推荐的所谓“高收益、高回报”的投资产品。对于不确定资质的网络平台,如客服不明理由地催促汇款等,更要谨慎转账。

本报记者 许政 通讯员 周莹 姜丽

 

推荐给朋友:
最关注的栏目
·生育服务证
·《工作居住证》办理
·海英信箱
·关于网站
·友情链接
·出租房屋政策
精品图片推荐
最关注的文章
·周末出行绕开这些路段
·“五一”假期首日火车票开售
·手足口病进入春夏季发病高峰
·4600多套电子眼严查分心驾驶
·去香山“赏红”请先预约
·八宝山地区增开多个停车场
·本市召开“三优一先”表...
·留学疑惑可一站式解决
北京市东城公安分局 版权所有 网站内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
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99号  京ICP备:10016309号